第十七章 冀州大变天 (第3/3页)
肚明,参与会盟,不过是谋求名利,就如袁氏所为,也逃不出名利二字。 匡扶社稷?只不过天下人皆不愿说破罢了。 社稷历来都在雒阳,在宗庙,在朝堂,就是不在汝阳。 除非盟军大胜,送刘辩还雒阳。 “我与厉太守历来无交集。”姚贡率先婉拒。 贾琮犹豫一番,还是直言道:“老朽以为,此事难成!” “不试试如何知道呢?”袁绍还是不肯放弃,“先前事出匆忙,我未一一拜访,以袁氏号召,我以为厉太守应该愿意为天下伸张正义的!” 话说到这个份上,贾琮也不好再说不了。 “老朽愿意一试。”贾琮道。 “还有钜鹿太守郭典,常山太守沮授,皆是平黄巾的英雄,贾使君与这两人可熟?” 贾琮一阵头疼,这袁绍怎么还得寸进尺了,他在冀州的憋屈经历,贾琮可是有所耳闻的。 先是渤海太守,因为武州侯刘擎突然便成了渤海王,落魄离去,后在中山郡,明明袁氏望族天下敬仰,偏偏在中山,却屡遭怠慢。 如今又想招揽钜鹿太守和常山太守,贾琮觉得袁绍心太大了。 “老朽初任冀州刺史,对这两人,亦不是很熟,只是与厉太守同居于邺县,故而相识多一些。” 言外之意,厉温那,他愿意一试,而郭典与沮授,还是放过他吧。 “那便谢过了!”袁绍道,他又望向姚贡,“只可惜安平相王基未参加会盟,我可是听闻他聚上万豪强之兵,于数十万黄巾之中护安平国无虞的。” 姚贡心中冷笑,王基聚上万豪强之兵不假,但护住安平国从何说起,安平王刘续在起义初便被张角掳走。 一国之王都被掳走了,还算护安平国无虞吗? 若说是护了众豪强的产业,免遭黄巾洗劫,使安平国在黄巾战后成了冀州最富庶之郡国,这一点倒是对的。 而王基不肯参与会盟,恐怕也是为这些财富缠住了脚,这一举动在姚贡看来,王基是愚蠢的。 因为刘宏遇刺,刘续被诛之后,安平国除,王基身为安平国相,本该连坐的,虽躲过一劫,但其如今身份,是有质疑的。 还不趁袁氏会盟之机,将自己身份扶正。 蠢,实在是蠢! “盟主有所不知,博陵县,如今虽划入中山国内,不过其中第一望族博陵崔氏,一直亦是以安平崔氏自居的,故崔氏与王基关联甚密,如今崔氏崔烈位居司徒,王基岂能随盟主讨伐雒阳。”姚贡介绍道。 袁绍点头,做思索状,恍然道:“原来如此!” 其实这些他早知道了! …… 安平郡,信都,前国相府邸。 王基坐于书房之中,面前案牍如山,各地的信报,求援信,以及问责信,纷繁而来。 自从常山郡都尉赵云和魏郡郡丞联合,以莫须有的原因攻入安平郡以来,已有数县沦陷。 王基曾试过以兵抵御,然后豪强之兵护甲不足,在赵云骑兵冲击之下,一触即溃。 吓得王基再也不敢出战,收缩大军于信都城内,打算死守。 然而赵云却不攻信都,而是一路向北,先攻下下博县,再攻下安平县,如今,竟然直冲博陵而去。 他手中拿着的,便是崔氏的加急求援信。 虽然不理解为什么常山的都尉,会和魏郡的郡丞联合在一起,但王基还是本能的觉察到丝丝寒意。 因为近期的消息,实在诡异。 原常山郡的郡丞,田丰,突然成了中山郡太守。 而早早离任的前凉州汉阳郡太守傅燮,也就是平黄巾的冀州督军,突然空降清河郡,成了清河郡太守。 王基还听说,傅燮赴任之时,钜鹿太守郭典,魏郡都尉张辽,皆率军相送。 思来想去,叹了一声:“此番变故,过于蹊跷!姚贡那蠢货,还去参加陈留会盟,殊不知清河郡已然改姓!” 王基又拿起另一份书信,消息来自相邻的河间国。 “原甘陵相崔琰赴任河间国相。” 这一系列的变故,涉及常山郡,魏郡,钜鹿郡,中山郡,清河郡,河间国……而自己身处这数郡的中间——安平郡。 王基突然后脊一阵冰凉。 “上邪!冀州大变天矣!” …… (求月票支持一下啦。)子虚笑乌有的三国:积粮万石,黄巾终于起义了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