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代王朝更迭_第57章孔子的生平事迹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!随时会关闭!请到→→→点击这里

   第57章孔子的生平事迹 (第2/4页)

上战场,这无异于叫他们白白送死。所以,虽然主张“仁爱”,倡导和平、反对战争,但孔子深知身当乱世强大的军事力量才是立国立身之本,因此他非常重视“足食足兵”。季氏是鲁国大夫,孔门弟子冉有曾为他将兵打仗。胜利归来,季氏问冉有:“先生的兵法是跟谁学的?”冉有说:“自然是跟老师学的。”以此看来,孔子很可能是一位深通兵法的大行家。

    为了将自己一身所学传授给更多愿意学习的人,孔子打破了贵族对于学校教育的垄断,创办了私学,广招社会各个阶层之人入学。在他的弟子中既有孟懿子、南宫敬叔兄弟这样的贵族公卿,也有普普通通的平民,甚至有改邪归正的大盗,其中子路原是不知礼的“野人”,仲弓之父为“贱人”,子张出身于“鲁之鄙家”,颜涿聚原是“梁父之大盗”。

    经过孔子因材施教的悉心教导,这些经历、资质各不相同的弟子大多都成了才,并且形成了“弟子三千,贤者七十二”这样蔚为壮观的成果。为了纪念孔子的为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,后人将他尊为“大成至圣先师”和“万世师表”,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之后,几乎所有的士人学子都成了孔门弟子。儒学思想甚至远播海外,对东亚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    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,当时中原各国的政权被卿大夫占据,进而又落入大夫的家臣手中,各国因权力争夺而爆发的内乱此起彼伏。晋国在卿大夫的把持下,常常向东方挑起战端,而南方又有残暴好杀的楚灵王屡次北侵。鲁国是既小又弱的国家,而且又靠近大国齐国,地位十分尴尬,如果依附楚国则会得罪晋国,如果依附晋国,楚国又会前来讨伐,如果稍稍放松对齐国的防备,齐国又会侵犯鲁国的领土。

   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孔子踏入了仕途,孔子的第一份职位是委吏,也就是主管仓库的小吏,后来又做过主管畜牧的小吏,可以说孔子官场生涯的起点并不高。不过,机会在他三十岁的时候悄然到来。

    鲁昭公二十年(公元前522年),齐景公与晏婴到鲁国来访问,此时孔子在鲁国已经颇有声望,还收了不少弟子。齐景公听说了孔子之名,便特地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,并举出秦国的例子问:“昔秦穆公国小处辟,其霸何也?”孔子说:“秦国虽然是小国,但国君胸怀大志,虽然地处偏僻,但行事方正,善用人才。秦穆公与百里奚倾谈三日,听取为政的道理,有了这样的国君,取天下也不是不可以,称霸只是太小的成果了。”齐景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,便对这个颇有见地、思想深远的鲁国年轻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。

    几年以后,鲁国掌握大权的三家卿大夫联合起来攻打鲁昭公,鲁昭公溃败,于是就逃到了齐国,齐景公便将鲁昭公安置在乾侯邑。此时鲁国政局一片混乱,孔子也逃到齐国避难,并且投奔在齐国大夫高昭子门下做家臣,希望能通过他面见曾经赞赏自己的齐景公。

    不久之后,齐景公果然召见了孔子,并且向他询问如何为政,孔子很爽快地回答:“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”当时齐国大权正被大夫田常所把持,齐景公正苦恼于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的情况,听了孔子此言十分赞同:“您说得是,如果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就算有食物,我也吃不到啊!”

    过了几天,齐景公又向孔子问政,孔子说:“为政之道关键在于节财。”齐景公便想以尼溪田封孔子却被晏婴劝阻了。晏婴认为儒家学说华而不实,既不能教导别人为臣下的道理,也不适合教化风俗,更不应该用以治国。于是齐景公以后会见孔子,就不再询问孔子擅长的礼制学问了。

    过了几天,齐景公对孔子说:“我没办法给予你像季氏在鲁国那样尊崇的地位,不过我可以给你像鲁国的孟氏那样的地位。”鲁国有三卿,其中季氏是上卿,地位最为尊贵,而孟氏是下卿,没有实权。即便如此,孔子身为初来乍到的异国人,竟然能在齐国得到下卿的地位,还是引起了齐国大夫的嫉妒,他们打算联合起来陷害孔子,孔子听说了此事便向齐景公求助。齐景公叹息了一声说:“我老了,不能任用您的大才了。”孔

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

地址1→wodesimi.com
地址2→simishuwu.com
地址3→simishuwu.github.io
邮箱地址→simishuwu.com@gmail.com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